为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惠民生、暖民心,彭水自治县计划实施2025年鲁渝卫生健康协作省级财政救助资金“站立行动—髋膝关节置换”项目。
到彭水自治县人民医院外一病区(住院部14楼)做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手术,出院结账报销后自付部分最高可享受专项对口资金补助每人20000元(贰万元)。咨询电话:02378488138
(温馨提示:财政救助资金有限,有需要者请尽快联系)
一、补助对象
彭水自治县7类农村低收入人群:民政部门认定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户;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等农村低收入人口。
(温馨提示:是否属于以上人群,可咨询当地村/居委会或乡政府相关部门)
二、哪些手术类型可以享受本政策?
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
三、什么时候可以享受政策?
自即日起至2025年12月
四、所有做手术的患者都可以补贴2万元吗?
符合条件的救治对象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经医保等政策报销后实际自付金额超过2万元的,给予每名患者补助2万元;医保等政策报销后未超过2万元的,按实际自付金额予以补助,每名患者最高补助诊疗费用2万元。
(温馨提示:本项目资助资金13万元,用完后则项目终止)
五、做完手术后怎么做才能领到补贴?
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政策报销后,我院收集患者身份证及银行卡复印件、住院发票、费用汇总清单、医保结算单、出院证或出院记录、农户身份证明等材料后,将资料交到县卫生健康委申请审核补助。经农村卫生管理中心审核合格后,补助到我院后再转发至该患者银行卡。
外一病区(骨科、创伤外科)简介
外一病区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首批县级重点专科,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微创技术专科联盟单位、重庆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成员单位。作为渝东南地区最早成立的专业骨科,现有开放病床55张,医护人员24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研究生1名;护理人员12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4名。

外一病区下设骨科、创伤外科,是本县内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功能完善、最具规模的创伤骨折救治及骨病治疗中心。创伤病区:主要承担本县多发伤包括胸、腹部伤、四肢及骨盆等严重创伤患者的快速,有效、综合救治,开展以四肢骨折、骨盆、关节内骨折微创治疗,在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方面技术成熟;关节病区负责骨关节疾病及运动医学方面疾病的诊治,能在关节镜下完成关节腔清理,半月板损伤修复,叉韧带重建,肩袖损伤修复等。
科室专家简介
王顺超:主任 骨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县政协十一届委员。2019年被评选为重庆市首批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工伤鉴定专家组成员;重庆市残疾鉴定专家组成员;重庆市医院协会骨科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 运动医学 医师分会委员;曾被评为重庆市区县医院优秀临床科主任;多次被评为医院优秀中干。主持并参与县内多项重点科技项目,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通过近30年临床工作,几万例患者的临床治愈感受,使其在骨科、神经脊柱外科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业务方面,年开展3、4级手术五百余台次。并亲自或参与多项新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县多个骨科手术领域的空白。如:首例全髋关节置换术、首例膝关节置换术,首例三型骨盆 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多个“首例”手术的开展。同时也多次参与县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及特、 重大事故的救治。
任许:中共党员,主任医师,骨科副主任,“三峡之光”访问学者,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重庆市医学会小儿骨科学组委员,重庆市创伤医学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2021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员工。曾于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重庆市急救中心,进修学习。
具备较为深厚的骨科基础,掌握骨关节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骨盆、髋臼等各种复杂性骨折及严重多发伤的规范化治疗,四肢严重骨折的微创治疗,骨关节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对治疗骨不连及骨感染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发表医学论文近5篇,以副主编发表专著一本,主持并结题县科委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一项。
供稿:胡娅花
审核:王顺超